分子医学实验室
分子与生物医学实验室位于医学院2、3楼,面积1165平方米,仪器设备700多台件,设备金额约1300万元,包括可见光凝胶电泳投射仪、凝胶成像系统、 超净工作台、流式细胞仪、酶标仪、细胞成像工作站、荧光定量PCR仪、高速冷冻离心机、超微量生物检测仪等设备,其中开放共享近400万的设备。设有教学实验室6间,可同时可容纳约240名学生开展本科教学。同时具有教学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开放实验室等配套实验室,为本科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撑。
实验室有冯冬茹高级实验师、王茉琳实验师、冀彦锡实验师三位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实验课程准备,以及实验室仪器设备运行维护、实验室安全等日常管理工作,同时承担省级、校级等教学改革项目6项。


实验室承担本科课程《分子医学技能》由生化教研室、免疫学教研室共同开展。课程主体内容为分子生物学在医学中的应用,涵盖了其主要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又侧重于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课程主体包括分子医学概论、分子医学基本技术、分子免疫技术、分子医学应用性实验、分子医学前沿技术、分子医学课题设计与科研探索等六个部分,旨在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在分子医学领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该课程由包括杨中汉教授、赵博教授、田国宝教授、刘迎芳教授等近30位学院教师,及黄筚辉研究员、刘朝兴副研究员、陈玉铃主治医师和肖炜主治医师等多位中山七院教师参与授课。

实验室同时承担研究生选修实验课程《动物实验》,该课程于2022年由本院蒋璇副教授和周忠卫副教授开设。课程主要教授现代生物医学科研当中常用的包含果蝇、线虫、斑马鱼、小鼠等模式动物的最基本的繁育、基因型鉴定等基本操作常识,着重于对目前生物医学科研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小鼠的一系列常规操作和大体解剖的认识和掌握,为进行生物医学基础科研的过程中使用动物打下基础。

分子实验室同时承担本课程科研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常用模式动物的基础知识讲座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样本采集、组织取材、石蜡包埋与切片、HE染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细胞培养等实验技术。将基础技能培训、经典验证性、系统综合性及研究设计性实验等教学环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各级创新创业大赛、自主科研计划等科研探索形式相结合,从基础培训、综合归纳、独立设计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强化医学生创新发展能力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