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回信、勇担当”——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医学院开展线上学习交流活动
5月9日下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中山大学医学院开展线上学习交流活动,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和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的重要精神。中山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学习会”)骨干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生党支部党员,医学院本科生第一、第二党支部党员;医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丁小球,医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付饶副教授、陈秋敏,“学习会”指导老师姜帆副教授等参加学习交流活动。“学习会”会长陈佳慧主持活动。

医学院的同学就两封回信做了研读发言,他们从自身专业素质、祖国医疗卫生事业、青年医学生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表示要把个人发展和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结合起来,争做一名优秀的医者。第一党支部的卢盼盼同学表示:“我们作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后备军,同时又作为中国共产党这个大集体的一员,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谨记入党时的誓言和入学时的医学生誓言,将这两份誓词融为一体,化为热血,将热血化为行动,用行动践行誓言,为祖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从理论、历史、现实等方面进行研讨,陈燕鸿同学谈到,“身为青年的我们应深刻理解马克思论及人的问题时所蕴含着的‘个体’与‘人类’的双重维度,对于社会特别是此次疫情中的所见所闻,我们应有所感悟和思考,既要有理性的判断力,也要有同理心;既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也要有敢于负责的担当!既要有崇高理想,更要有家国情怀!我们要有信心,没有过不去的冬天。待四海春风后,我们共聚康乐园!”
姜帆、付饶两位老师就同学们的发言作点评。姜帆老师表示,这两封回信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医学,一个是青年。医学层面上,医学院的同学们从自身专业的角度谈了学习体会,也给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两封回信的重要精神提供独特的视角。青年层面上,习近平总书记两封回信的重要精神与我们党对青年的一贯重视一脉相承,甚至可以说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在近现代百年历程中对青年寄予的厚望一脉相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青年一直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00后,他们必将能够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
付饶老师从医学生培养的角度,对与会的同学寄予厚望。他表示,作为中山大学培养出来的医学生,不仅要具有仁心仁术,学好专业技能,更要有理想,有担当,有“家国情怀”,多下基层,了解现实需求,把自身的职业发展和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结合起来。最后他结合自身生活工作经历认为,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看到国家紧急动员全国人民,集中全国优势力量进行抗疫战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全国各行各业也复工复产,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应该为我们的国家点赞,为我们的党点赞。

学习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同学们备受鼓舞,在深入学习和领会回信重要精神的过程中,即使彼此远隔屏幕,同学们依旧掀起了讨论和分享的小热潮。
我们这代医学生生逢强国时代,国家的强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更为我们打开了广阔的成长舞台和梦想空间。我们更要把握时代机遇,不负重托,以“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为理想,不断学习,争做一名优秀的医者。
——医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袁铭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医务工作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卫生健康事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将成为民生关注的热点话题。这就需要一大批有志青年投身到医学事业中去,我们作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后备军,同时又作为共产党这个大集体的一员,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谨记入学时的医学生誓言和入党时的誓言,将这两份誓词融为一体,化为热血,将热血化为行动,用行动践行誓言,为祖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医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卢盼盼
于我而言,身为大三的医学生,努力学好知识、掌握临床科研技能,那便是担当,在疫情来临之际,保持清醒头脑认识,每日用专业知识向家人、向村镇里的身边人科普劝诫,配合防疫工作,那也是担当;身为一名预备党员、一名班长,奋勇在前,承担任务与责任,听学院统一安排,做好同学们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关心班上同学身心状态,这也是担当。我们当代青年,正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时代赋予了我们使命与压力,这也是我们的机遇与动力,勇于担当,坚定奋斗,紧跟党走,青春之花才能开得更加绚丽。
——医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谢文宇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的饱含深意,也体现出党中央和总书记对青年的重视、关心和关怀。通过对这两封回信重要精神的学习理解,我们应意识到自己身上重大的责任与挑战。我们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明确自身前进的方向,牢记前辈们的精神,成为国家坚实的后备力量。
——医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彭珉
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要坚定理想信念,肩负起时代重任,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勇敢地面对各项困难与挑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成长为无愧于时代的奔涌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子楠
这两封虽然都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医学生的信,但我认为其中蕴含的精神都是共通,信中对青年和“90”后党员的寄语同样能给予我们以启发与激励。身为马院学生的我,在学习这两封回信之后,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在我看来,马克思的思想并没有束之高阁,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能够理解马克思在论及青年的职业选择时,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由此可以真正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进,民族就有希望”的深刻内涵。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施国琳
如果说习近平总书记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重要回信是寄托对青年医学生的殷殷期盼,那么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就是对青年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鼓励和赞扬。总书记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梦瑶
正如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读回信、勇担当”,身为青年的我们应深刻理解马克思论及人的问题时所蕴含着的“个体”与“人类”的双重维度,对于社会特别是此次疫情中的所见所闻,我们应有所感悟和思考,既要有理性的判断力,也要有同理心;既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也要有敢于负责的担当!既要有崇高理想,更要有家国情怀!我们要有信心,没有过不去的冬天。待四海春风后,我们共聚康乐园!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燕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