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 | 我院六项成果获评中山大学第十二届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
中山大学第十二届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于近日公布,共评选获奖成果120项,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38项、二等奖77项。我院在此次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收获2项一等奖和4项二等奖,其中作为申报单位2项。
中山大学第十二届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名单
(摘录医学院6项)
一等奖(38项)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主要完成单位 |
25 |
培养卓越“新医科”人才科研素质 ——三段式医学科研训练体系建设实践及成效 |
田国宝、谭红梅、丁小球、罗霖、王茉琳、马孔阳、肖逸莹、赵文婧、张幸鼎、徐鸣阳 |
医学院、 网络与信息中心 |
32 |
“德育为先,双轨一体,融合创新”的医学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与实践 |
许可慰、青永红、丁小球、陈样新、曾育杰、谭红梅、李世阳、李春海、梁立阳 |
孙逸仙纪念医院、 医学院 |
二等奖(77项)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主要完成单位 |
46 |
通过《生命伦理学》构建“大思政”育人课程的策略与实践 |
贺竹梅、蒋璇、何子文、郑凌伶、黄燕 |
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62 |
数智化平台赋能外科“基础-临床” 全过程融合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
许杰、李登、付饶、陈镁仪、曾育杰、李春海 |
孙逸仙纪念医院、 医学院 |
73 |
思政引领·ARCS驱动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科研”三维融通课程改革 |
汪建成、方烁、马孔阳、陈小湧、陈传希、姚伟锋、田云婷、吴冰原、肖逸莹、赵旻奕 |
附属第七医院、医学院、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三医院 |
75 |
新医科背景下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分层级构建与多维度实践探索 |
魏富鑫、张常华、佘鹏、申军、王东、付饶、彭键清、宋剑、杨东杰 |
附属第七医院、医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学院以国家“新医科”改革为背景,继承中大医科优良传统,坚持临床导向,与医院紧密对接,坚持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坚持医学与其他学科有机交叉,致力于培养医德高尚、符合新时代需求、临床胜任力强、具备交叉学科知识、能解决医学前沿问题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在本科教学工作上不断取得突破。本次教学成果奖是对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成效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肯定。学院将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深化基础临床融合和医工信交叉融合,努力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和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