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教育 |《救援医学》公选课:开启救援医学教育新纪元

发布人:金旭

匠心独运,搭建救援医学教育平台

        2020年,作为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重症医学分会会长单位,适逢“健康中国2030”愿景新征程,在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李宗浩会长和时任重症分会会长何裕隆院长的关心指导下,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重症医学科罗亮教授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成功申请中山大学教改项目“关于本科生中开展救援医学教学实践的研究”,同年,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成功开设《救援医学》公选课。据悉,这是该课程在国内综合性大学中的首次开课。

        开课三年以来,已有410名在校本科生选择《救援医学》课程,反响热烈。由于这些学生大多无医学背景,于是罗亮教授及其团队紧密围绕救援医学的特点,制定了详细完善的教学大纲,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针对非医学生群体通用救援医学技术及不同场景救援的标准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结合当前时事及生活实际需求,涵盖各个救援场景,以“大急救”理念为中心,重点讲授院内和院外救援的流程与协作,并在课程内容中融入减灾、防灾、人文关怀等思政元素,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image-20231121230454-2

 

独树一帜,创新救援医学教学模式

        将救援医学教育平台做好做大、实现人才可持续培养是罗亮教授团队的最终目标。由于我国开设《救援医学》公选课的院校较少,无可借鉴的教学体系及模式,因此,教学团队结合我校及医院自身情况,制定了特色教学模式。救援医学课程以身边常见案例为切入点,以日常问题启发同学思考,利用模拟场景、游戏闯关及视频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科普式开展教学,保证课程的趣味性、通俗性及易懂性,让学生从最初的因兴趣而学转变为因技能而学。“受教于平常之时,救援于危难之际”“课程内容注重生活实际”“科普性质的知识点与技能对学生们更友好”“实用、开阔眼界”,这是公选课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生动评价。同时,基于科普式教学在大学中的成功开展,教学论文《综合性大学《救援医学》公选课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在《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发表,当期杂志开设了《医学救援课程改革》专栏,对救援医学科普式教学模式进行推广宣传。

image-20231121230511-3image-20231121230435-1

 

镞砺括羽,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为适应学生能力不断提高的需求,授课教师教学能力也需日益精进。罗亮教授团队向来非常重视团队师资教学能力培养,连续两年组织师资参加中山大学教学大赛,以赛促教效果显著,团队教师获得了中山大学教师教学竞赛通识组二等奖的好成绩。此外,随着学生对专业技能要求逐渐增加,为提高自我的专业技能水平,掌握最新救援理论,授课教师们也积极参与救援相关培训,多名授课教师获得航空资料救援资格证,所有教师获得国家卫健委心肺复苏急救导师资格证。

image-20231121230529-4

 

再接再厉,课程建设成效突现

        随着《救援医学》教育的深入开展,课程建设成效也全面显现。

        1.推进我国急救培训领域行业标准及救援医学教材建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实践,罗亮教授担任“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现代心肺复苏急救学》副主编,并参与起草了国家卫健委委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和中华护理学会编制的《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技术规范》。

        2.以点带面,促进救援医学的社会推广:在中山大学成为首批教育部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的背景下,团队师资积极参与心肺复苏校园推广,培训学员数千名。同时在学员中选拔了一批志愿者导师,更加有效地推进了救援医学知识的社会普及。2023年,中大深圳校区师生应用心肺复苏技能成功抢救触电工人及晕厥学生的场景被业界称为“教科书式救援”。

        3.救援医学立体化培训体系建设:为同步推进救援医学知识线上推广,2022年,罗亮教授团队成功申请了中山大学教改项目“救援医学线上开放课程建设”,视频课程目前已在建设中,有望明年上线,并希望未来进一步开发虚拟仿真实验室及VR教学软件。

        鉴于该课程的突出成效,2022年,《救援医学》课程被评为中山大学本科一流课程;2023年,团队成功申请广东省教改项目“《救援医学》线上一流课程科普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同年,《救援医学》科普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第十一届中山大学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image-20231121230554-5image-20231121230605-6

image-20231121230627-7

image-20231121230641-8

 

        展望未来,罗亮教授仍将带领团队不断开拓进取,聚焦于救援医学教育方法的创新和前沿研究的开展,持续推动救援医学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塑造救援医学教育新模式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image-202311212307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