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 2019级国奖获得者麦芷青采访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麦芷青,来自广东惠州,是2019级10班班长,是一名中共党员。我目前在六院实习,保研至中山眼科中心,课余时间喜欢下棋和运动。
一、学习篇
1. 学姐,可以问一下你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首先肯定是开心,因为努力最终获得了好的结果;然后觉得挺幸运的,感觉有些科目知识并没有掌握得很好,考的内容也涉及到一些知识盲区;另外这也是一种激励与鞭策吧,因为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不足的地方,要努力去改进这些不足,使自己真正配得上国奖这个荣誉。
2. 学姐平时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呢?比如各科目的时间分配上有什么建议吗?或者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吗?
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方法,主要分为平时和考试月。
平常没有其他活动或者工作的时候我会去自习室学习,主要是把学过的内容看一遍,标记比较重要的内容,完成相应的选择题检验一下是否足够细致全面,然后像内外妇儿这些内容较多的科目,我会把比较可能考大题的内容整理到一个文档中。
考试月会制订计划,大致判断一下有多少复习时间,有多少科目,各科目需要分成多少个部分完成。具体学的时候也是看书、做题、背书,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会把容易考大题的内容标题记录下来,不时回忆一下加强记忆,考试前一天会把大题再过一遍。
各科目学习时间大致按学分分配的,总的来说就是内容多的科目多学些。
3. 学姐对八科联考有什么备考建议分享吗?
其实个人感觉八科联考其实比大三下期末考试内容要少一些,最大的挑战是要求我们开学后要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如果不是记忆力超群,考前一周才开始复习这种事情还是不要尝试比较好。备考的话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吧,就也是看书、PPT同时对照大纲了解重点、做选择题和背书。
要注意的是因为大三下学了产科部分,妇产内容是比较多的,暑假最好能先把产科内容过一遍,这样开学后学习会更从容一些,但没能看也不用太焦虑,开学后记得在复习计划中排上产科内容也是完全来得及的。
二、生活篇
1. 学姐平常有什么课外活动与兴趣爱好吗?
平常喜欢下棋和运动,偶尔也追剧。
围棋是从小开始学的,那时候爸妈上班比较忙,棋院是托管我这个小孩不错的选择(笑),然后就边玩边学,进步挺慢的,到初中就没学了,后来上了高中、大学很幸运能够一直有平台让我坚持这个爱好,也代表学校、城市参加过许多比赛,获得过一些荣誉。
我是一个特别爱动的人,只要能跑跑跳跳就很开心。平常在学校的话比较常进行跑步、跳绳这些运动,感觉这样时间安排比较自由,然后也喜欢像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属于是又菜又爱玩,放假的时候也会约朋友爬山、骑车,还有很多运动是处于很感兴趣但还没尝试过的状态,希望之后有机会尝试吧。
2. 学姐有感到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吗,如果有的话,可以分享一下怎么调整的经历吗?
主要还是学习方面的压力,印象比较深的是大三下学期快期末的时候,当时进行着探索性实验而且过程并不顺利、要准备一个围棋比赛、然后整个人情绪也是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还欠了很多课程没有复习。调整的话首先是向外寻求帮助,向家人朋友倾诉、吐槽;然后是自我调整,我会去操场跑跑步,然后在焦虑的时候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着急慢慢来,尽力做了就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根据现在的任务,尽量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让自己能够有方向、有目的地把事情解决,而不是空有焦虑没有行动。
然后就是peer pressure了,因为周围同学都非常非常厉害,我能做的首先是保持自己的节奏,不自乱阵脚,并不断向周围同学们学习,在自己可控制的范围内努力追赶大家的步伐。
3. 学姐可以分享进入大学以来,对你影响比较大的人或者事吗?
周围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都挺大的。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除了讲授课本知识以外,也会给我们传授一些过来人的经验,比如要清楚自己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有能力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些都会让我对未来有更多的思考吧。然后老师的为人处世、生活习惯也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很多时候都会感慨如果将来可以和老师们一样优秀该多好。
同学们都很友善,当我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大家会安慰我并帮我想办法解决。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优点,比如心态很好、演讲不怯场、做事很果断、执行力很强等等,让我能够不断向大家学习。
三、见习篇
1. 从理论学习转到临床实践有什么体会,有遇到什么困难吗?有什么方法调整自己的状态吗?
其实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笑),因为见习只是跟了交班、查房,也有门急诊、问病史的体验,但更多的是在医院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学习,其实还没有真正感受到临床工作是什么样的,这些可能在实习的时候才有更深的体会。
比较深的体会,首先是课本知识和真正临床实践在理论上、思维上和运用上都是有很多不一样的:我们课本上很多理论知识是落后于临床实践的,同时在临床实践中是由症状体征推断疾病,而我们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是先知道有这个疾病再看它会出现什么症状,而且临床实践远较课本知识灵活,没有那么多照本宣科的事情;然后还有个体会是穿上白大褂之后,感觉被赋予接触他人最深沉的病痛和隐私的权力,让我更加理解“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话的内涵,也突然觉得或许科研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减少作为医生的无力感。
2. 见习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吗?
见习还是比较轻松的,不用做太多的准备,在理论上可以先了解一下该科室常见病,在思想上也要做一些准备,要多参与,比如在操作、问病史这些方面要积极主动一些。我认为见习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了解科室的特点,因为到了大四的时候要面临研究生阶段科室的选择了,而见习是一个很重要的体验阶段;二是学习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这些都是将来作为医生很重要的东西。
四、理想篇
1. 可以谈谈你的未来规划吗?
其实我也特别羡慕那些未来规划特别清晰的同学,我感觉自己是属于“间歇性清晰,持续性迷茫”,在某个阶段我以为自己已经清楚地知道我未来想要怎么走了,但是在经历一些事情后又会有新的思考和纠结。但是事物的发展本就是螺旋式上升的,我也相信多经历、多思考、多尝试后,我对未来的想法会变得更加清晰。
现在保研告一段落,确定了科室选择,未来肯定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眼科医生,而现阶段还是专注于眼前,不断提升自己临床、科研、人际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
结尾寄语
想说的话
关于成长:竭力做一个赤诚坦荡、坚韧可靠的人;
关于焦虑: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关于未来:且去努力,且去咬定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