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解剖学科学传播专家交流分享会——隋鸿锦 “我为什么做科普”
人体标本是由真实的人体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处理后所制成的标本。过去人体标本制作采用福尔马林浸泡标本,易变色、易变形,保存时间不长。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标本可以采用塑化技术以克服这些缺点。自塑化技术诞生以来,这一技术衍生出了许多应用方法,广泛应用于解剖学、病理学、临床影像学和博物馆等多种学科和领域。
我国的发明专利之一——P45 断层塑化标本制作技术,便是由隋鸿锦教授于 2003 年研制开发出独特的。
2004年4月8日,隋鸿锦教授在国内率先举办普及医学知识的“人体世界”科普展览,这是国内第一次塑化标本展览。
2004年年底,隋鸿锦教授被《科学时报》评为当年的“科普十大公众人物”之一,并被称为“最大胆的科普公众人物”。
同时,隋鸿锦教授也是世界上最真实、最全面、最系统的揭示脊椎动物进化历程的自然类综合性博物馆——“生命奥秘博物馆”——的创始人。该博物馆目前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国家级科普基地”,也是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科普基地”,“中国科普研学联盟十佳品牌”。
除了长期展出的博物馆,隋鸿锦教授每年坚持公益性科普讲座十余场,足迹遍布全国各大科普场馆、中小学及各高校。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在于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提高全民的科学认知水平。注重科普的多样性和创新性、系统性和深入性,与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为增进同学们对科普工作的了解,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增进对科普事业的了解,以及如何开展科普工作。医学院学生成长中心特邀请隋鸿锦教授进行解剖科普分享会。
分享会信息:
01 时间:2023年10月26日19:00
02 地点: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西教学楼讲学厅
03 主讲人:隋鸿锦
04 主讲人简介:
隋鸿锦,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民盟大连市副主委,大连市首届“归国留学人员创业精英标兵”,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兼任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基于生物塑化技术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相关的教学、科研与科普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荣获国务院津贴、辽宁省杰出科技工作者、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学术头雁等称号,任《中国断层影像解剖学杂志》、《解剖科学进展》、《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
05 主办:医学院学生成长中心、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