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 19级国奖获得者林梓豪采访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19级国奖获得者林梓豪

 

        大家好,我是林梓豪,来自广东揭阳。从2019年到现在,我在班里一直担任学习委员一职,近期在八院见习也担任了小组的副组长,人称“万年打工人”。平时我比较喜欢撸猫,喜欢外出摄影,有空的时候也比较喜欢看书和探索古典和电子音乐,可以说是漫长的学医生涯中的一些小小的消遣吧。

采访 

一.学习篇

Q:获得奖学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答:说实话,我并没有预料到自己能够拿到这次国奖,当我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点短暂的惊讶,随后就是漫长的诚惶诚恐。毕竟还有更多的同学比我更加优秀,和他们相比,我仍然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Q: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呢?比如各科目的时间分配上有什么建议吗?或者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吗?

答:我在学习的时候一般都会提前列好计划,这些计划分为短期的和长期的,前者一般关于这一天需要学什么,后者一般关于考试前的复习计划,列完之后按照这些计划按部就班地学习。听起来很简单是不是,其实不然,难的地方在于计划本身是否合理,以及自己是否能够坚持完成计划:

首先,计划本身需要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读大三的时候,有不少师兄师姐跟我说课前一定要预习,不然上课很容易跟不上,但当时第二学期需要学习内外妇儿影像等八大科目,还要补上各种实验,压力十分繁重,因此我只能放弃了课前的预习,转而在课后进行上课内容的整理。而在大三下的期末月时,我深知自己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天都复习这么多本书,自己的身体也不允许挑灯夜战,所以也只能有所侧重地复习大科,然后把小科安排在零碎的时间进行复习。除此之外,我也曾经“跟风”听了一些网课,但是感觉效率不是很高,也有点耗时间,最后也放弃了,转而自己参考一些资料和看书本复习。因此,各位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当计划完成得十分困难的时候,可能要多想想计划的安排是不是不太合理。

其次,计划的坚持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实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本身,都是在计划的坚持上有一定困难的,毕竟手机就是一个很大的学习杀手(苦笑)。在这一点上,我选择的方法是:软件锁机+适当放松。在学习的时候,大家可以点开手机的专注模式,或者也可以下载一些时间管理软件(例如:番茄Todo等),来监督自己不要看手机。当然了,以上这些或许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要想真正自律,我认为只有我们自己真的“想”学习了,真正意识到学习的必要性,才能真正地做到自律。

学习时间图

 

Q:对八科联考有什么备考建议分享吗

答:和大三下学期比起来,我个人认为八科联考应该是比较好准备的(主要原因在于多了好几门小科)。以下简单说说每一门怎么备考:

(1)妇产:大头科目,需要多下功夫。考试的时候会考得比较细,所以课本里的一些知识的细节方面不能轻易放过,例如我们就考了四步触诊法的手法细节(难哭)。复习的话可以听一听景晴老师的网课。

(2)神经:一些知识(特别是解剖方面)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一定要在课后多加思考,充分理解每个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才能巩固记忆。

(3)精神:个人觉得精神病学起来比较有意思一些,因为每一个精神疾病都非常的具象化,也非常的容易理解。症状学这一部分需要多加记忆。

(4)传染: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的整合体,内容比较多和细碎,可以多画一些表格来比较和鉴别那些容易混淆的疾病。

(5)肿瘤:内容不算很多,但是这一科可以参考的资料比较少,需要大家多看看课本,吃透课本的话一般来说都没有什么问题。

(6)眼科:内容不算很多,但是有一些疾病的表现比较抽象(例如眼底疾病、屈光不正等),需要大家多多记忆。另外疾病的治疗不能忽略,我们就考了青光眼的药物治疗……

(7)耳鼻喉:属于是内容又多又比较难的小科(特别是耳科学),但是重点考察的就是那几个(例如中耳炎、鼻窦炎、OMC、OSAHS、扁桃体切除术等),需要大家巩固记忆,但是考试很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画风了,所以祝你们好运吧(苦笑)。

(8)皮肤:考试不难,但是背起来个人觉得有点难,而且不同皮肤病的表现都比较像,很容易混淆。我的一位大佬同学说看着皮肤病表现的图来记忆会比较容易,大家不妨试试。

 

二.生活篇

Q:你平常有什么课外活动与兴趣爱好吗?

答:平常的话比较喜欢学习累了去操场走一走、跑跑步之类的,有时候会跳绳、骑自行车,或者和同学打羽毛球、网球,当然最喜欢的还是每天去教室或者自习室的路上听着自己喜欢的歌,偶尔蹲下来撸一撸学校里的猫老师(或者远程撸一撸家里的猫宝贝),会让自己一整天都很有动力。

中大猫猫

Q:有感到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吗,如果有的话,可以分享一下怎么调整的经历吗?

答:应该没有哪位同学考试周复习的时候压力不大的吧?我觉得最主要是心态要调整过来——学习并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全部,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待我们去体会。点一杯自己喜欢的奶茶,做自己喜欢的运动,看自己最近追的剧等等,只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都可以让我们紧绷的弦线放松下来。

 

Q:可以分享一件进入大学以来,对你影响比较大的人或者事吗?

答:我觉得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人应该是我的母亲。当时大三下复习内外儿科的时候有好几天真的是压力大到极点,学也学不进去,几近崩溃。于是,在傍晚的时候,我拨打了家里的电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要学得太劳累了,你也不要给自己太高的要求了,只要你尽力学习,尽力考试,就足够了……” 我有些恍惚,没有听进去她的众多叮嘱和关心,但这一句话让当时的我有些许的破防,我真的太累了,万千的情绪如同滔滔江水奔涌而来。情绪发泄完后,我也就慢慢沉下心,又感觉有力量了许多。

之后每当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我都会和母亲通一下电话,每当聊起久违的家常事时,那些压力似乎就消失殆尽了。所以,我非常感谢我的母亲一直在我的背后鼓励我,让我不断前进。

 

三.见习篇

Q:从理论学习转到临床实践有什么体会,有遇到什么困难吗?有什么方法调整自己的状态吗?

答:一个方面就是临床见实习中会更多地有机会进行一些操作,比如外科的缝合、换药,内科的穿刺等等,这些操作非常重要,它们是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同时也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在课上多加练习,课后多加巩固。另一个方面就是没办法把所学的知识很好的融合在实际病例中!在临床见习中会接触很多的病人,见识各种各样的病种,但就是印证了那句老话:“病人不会按照课本来生病。”有太多病人的病情是不典型的,是难以用单一的知识去解释的,这个时候就得不断地和老师请教学习,自己多加思考。毕竟良好临床思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我们在万千的病例当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

 

Q:见习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吗?

答:大家见习之前应该都刚考完八科联考,我认为没有必要做太大的准备,而是应该好好享受大考之后这一短暂的休息时光。当然,在见习轮转之前,最好可以提前把接下来一周要轮转的内容稍微预习一下,特别是有些见习小组一上来就轮转已经学过一年多的内外儿科,如果不提前预习,轮转的时候会有些许吃力,老师们更多是以“你已经学过了”的心态来讲课的,所以,多看看书吧,不会吃亏的。

 

四.理想篇

Q:可以谈谈你的未来规划吗?

答:就像和很多同学们一样,接下来我应该会继续攻读研究生,目前有在考虑研究生阶段多接触一些科研,体验不一样的学习环境。至于更长远的规划,我一直坚信“水到渠成”这四个字,走一步看一步,现在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地走好当下的路。

五.结尾寄语

追求理想的道路没有一条是平坦的,希望你我都能坚定初心,不断往光辉的顶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