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芳教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二期引进人才,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曾主持国家863计划与973计划的课题或子课题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国家百千万人才入选者(2009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及荣获归侨贡献奖(2012年)、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2012年)、广东省珠江领军人才(2017年)、“珠江引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2019年)和深圳市炎症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2021年)。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17年7月~至今,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
2005-2017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课题组组长。
1999-2005年,先后在美国国立犹太医学研究中心免疫学系、冷泉港实验室以及杜克大学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及研究助理工作。
1993-1999年,北京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流感病毒复制、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免疫调控机制研究和新药物靶标发现
科研概况
刘迎芳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流感病毒复制的工作机制、脓毒症等感染性疾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理及免疫调控机制研究,已在Nature、Nature cell biology、Mol Cell和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数十篇研究论文。刘教授团队作为首要贡献者,首次揭示了流感病毒复制中的关键活性蛋白——流感病毒聚合酶PA亚基的结构及其内切核酸酶功能,阐明了流感病毒的转录机制,为开发新型流感病毒药物提供了新靶标。该成果于2008年和2009年两次在Nature杂志发表,并申请了两项国际专利,被CCTV新闻联播报道,并在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成果展”中作为中国生物学科研两项重要成果之一展出。基于此项原创发现,国际上开发的新型抗流感药物—玛巴洛沙韦已于2018年上市,因其显著疗效被誉为“超级流感药”。近年来,刘迎芳教授团队还原创性地发现了一类新型危险信号类(DAMP类)炎症因子,为脓毒症及多种急慢性炎症疾病(如急性病原感染、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等)提供了新的机制解释,为开发针对这些疾病的原创诊疗试剂提供了新靶标。实验室已初步构建了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到应用转化的完整生物医学研究体系。
加入我们
招生学科专业:071000 生物学-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86000 生物与医药。
本课题组长期招收具有免疫学/病毒学/细胞生物学背景的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以及科研人员,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liuyingf5@mail.sysu.edu.cn